第一次看到姬宮時
以為是塑膠植物...
買來後~
還是覺得像塑膠植物...
養了一陣子之後~
還是覺得他像塑膠植物....XD
這盆也是在新店怡心園3盆一百買的
算是早期買的肉~到現在大概一年多的時間
現在還是小小棵~
本來很想說~阿桑很愛她~不過話到嘴邊~發現好像每棵被介紹的都是很愛........XD
買來時一共三株~
因為不知肉性~澆死了一棵...
死況很恐怖~是整株從莖內部潰爛~(阿桑第一次被植物嚇到....)
連救葉子的機會都沒有~(所有與莖連結的地方都有黑壞的痕跡~)
當時阿桑有點自責~為什麼沒有弄清楚肉性就買他們...
也大概是因為這棵肉~阿桑之後對多肉開始努力了解他們的照顧方式.......
也因為開始查找名字、以及多肉背景~
慢慢的知道~原來姬宮又稱作雀扇~也有很多人稱之為扇雀(似乎這種說法是錯的~)
也因此知道了原來姬宮有個姐妹~叫做綠雀扇~
等了好久~找了好幾個地方,後來在蘭X草看到綠雀扇...把她買回來......
綠雀扇在買來後,因為落葉嚴重~落葉放到培養盆內待發芽
(綠雀扇旁邊的是德州景天,也是落葉落的一蹋糊塗....:D)
雀扇~英文名字又叫做"天堂來的派"(Pies from heaven)
學名叫做Kalanchoe rhombopilosa(景天科茄藍菜屬)
綠雀扇則是另一個的名稱Kalanchoe rhombopilosa var.
以阿桑種雀扇的經驗來看,是需要清楚了解他的習性比較好
一開始阿桑覺得他很好種,亂給水,所以掛一株(這就是不弄清楚肉性的結果~)
少給水後,活的雖然開心,但是好像不是長的很快速。
仔細查找好多網頁,都只有互相貼來貼去的類似訊息,
就是沒有詳細的植栽資訊...
看來還是得靠自己....
阿桑的兩盆介質分別是:
雀扇:原始介質(未沖掉),培養土,細發泡煉石,夏天平均兩星期澆水一次,中午約有1~2小時可以直曬夏日陽光,環境通風良好,目前活的健康
綠雀扇:原始介質,細沙跟灰塵...阿桑不騙人,這介質真的很細,很像灰塵.......最近約兩星期澆水一次,住在漫射光環境下,
綠雀扇葉孵:目前放在乾燥的培養土盆內待發根(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都發根了~)
簡單翻譯一下阿桑找到的資訊喔:
http://www.desert-tropicals.com/Plants/Crassulaceae/Kalanchoe_rhombopilosa.html
生長於馬達加斯加島西南邊,種植她時請保持在攝氏7度C以上,最高可以長到約20公分左右,喜好呆在輕度的陰影下(意思指勿直接曝曬~),葉子容易掉落,但也因此容易葉孵生長。會在春天開黃花喔!!
http://de.wikipedia.org/wiki/Kalanchoe_rhombopilosa
雀扇會穩定且持續的生長出小而且好幾個分支,可以長到10~20公分高。他們厚實木質的芽會佈滿整個莖幹,葉子會從1~3mm左右的枝幹上長出,葉子會有藍灰色、灰色、灰綠色、綠黃色,且葉表會有會有深色或綠色的斑點。葉子內凹處朝上,外翻朝地面(意思就是碗狀朝上),葉子呈現缺口狀,在葉梗處快速收縮,(呈現三角形之意)...後面介紹花型(略)....
雀扇生長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邊的乾燥樹林內部的陰影區內(也此可見,雀扇不擅長生長在大太陽下,喜歡乾燥環境喔!)在歷史上第一次被提到是在1947年由Jacques Dominique Octave Mannoni and Pierre L Boiteau所發表,(因此可以在部份介紹雀扇的網頁提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加在雀扇的後面喔)
http://davesgarden.com/guides/pf/go/97885/#b
這個網頁提及的光線環境比較不太一樣,這邊建議為太陽可以晒以及部分陰影,會在晚冬初春、春天、晚春開花,也提到雀扇適合種在室內,可種植在乾旱的環境,甚至可被種植在容器內(...ㄜ...不用通風?!好神奇~)
目前雀扇長的還OK,之後搬去山上也應該不會直曬它,會給他明亮光線的地方生長,綠雀扇則想讓它長一片林....(想太多~)
都沒開花耶~好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