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倫堡珍珠....第一次聽到時,總覺得好像珠寶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紐倫堡珍珠覺得他的淡紫色很美....
右上的照片是因為清粉介殼蟲所以清洗過,
粉~都被洗掉啦!!
阿桑有兩盆,也是因為當時買的時候不會分辨以為是不同的兩種肉
(類似像上面照片那樣的情況~)
其中一棵超級大徒長,已經快像大樹一樣了:
另一棵嘛....來的時候就比較緊實打算移到山上做實驗徒長對照組。
不過帶上山時,撞斷頭了........
但也因為撞斷頭了好吧~就放山上看看他有什麼造化...
一段時間後...搭啦:
原始的斷頭處,長出新的芽,側方還又長出一個新芽....(樂~)
但是這棵好像命中註定多舛.....
兩星期前颱風前後遭到粉介殼蟲攻擊,
而且噴完幾乎一罐的綠之境都沒用,
才發現原來粉介殼蟲躲在植物下面,
源源不絕的往上攻擊,
之後將介質清光,清洗根、土、莖、葉,並且移到山下密切注意。
中秋節比較有空,拆下兩個小芽,並且將母株清洗晾乾重新入盆
之前有一次去福祥跟肉友會面時,小桃媽送了我ㄧ些椰纖土,
我自己又剛剛好之前買了些泥炭土。
既然多了兩棵芽,又有類似的纖維土,那就再來實驗吧。
椰纖土配鹿沼土
泥炭土配赤玉土.....
有關椰纖土的介紹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mdares.coa.gov.tw/files/web_articles_files/mdares/2270/502.pdf
http://www.coir.url.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765
http://twaquaponics.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01.html
有關泥炭土的介紹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floral.com.tw/floral/contentbypermalink/d2dc9eb52c8815e348256f16000b17c7(這篇不只介紹泥炭土,還有介紹很多其他的介質喔!)
http://www.taihort.com.tw/813Q&A.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107.htm
基本上大家應該都知道鹿沼土以及赤玉土的部份了,
如果不清楚的也可以參考這篇
椰纖土以及泥炭土都是細纖維鬆質排水性高的介質,
配合保水性算高且顆粒狀的鹿沼土以及赤玉土,
哪種的配法會活的比較好,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啦。
紐倫堡珍珠~景天科擬石蓮屬的。學名:Echeveria cv. Perle von Nürnberg
Perle von Nürnberg的意思就是"從紐倫堡來的珍珠",Von是德文的"來源from"之意
不過這珍珠究竟從那兒來?!阿桑怎麼想也想不透(PS.德國紐倫堡很漂亮喔~辜狗一下會找到超多的漂亮照片!)
發現紐倫堡珍珠也是混血兒,是由Echeveria elegans 以及Echeveria gibbiflora cv. Metallica所雜交育成
而Echeveria elegans又稱作墨西哥雪球、墨西哥寶石、珍珠石蓮、白色墨西哥玫瑰:http://davesgarden.com/guides/pf/go/54606/
而Echeveria gibbiflora cv. Metallica因為又有cv.,代表他也是雜交育種而來...(紐倫堡啊~你的血統好混亂喔!)
不過阿桑找到頭暈了~找不太到紐倫堡珍珠的祖父母血統...XD
有很多網頁都是抄襲綠心老師這篇的文章http://blog.roodo.com/ato543/archives/8720109.html
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再查其他的,參考綠心老師的文章會知道比較快些。
Echeveria elegans在綠心老師那邊是稱做月影,可是從我查找的國外網站上卻怎麼也找不到月影的類似名稱,
仔細想想~這八成又是日本來的名字.....
紐倫堡珍珠是約在1930~1940年代由德國植物學家所育種而成http://www.learn2grow.com/plants/echeveria-perle-von-n-rnberg/
所以他的歷史也頗久了。
簡述一下紐倫堡珍珠在阿桑家的情況吧~
山下徒長盆,旁邊住了隻小熊,現在植株將近25公分高,平常約兩星期澆水一次(不管春夏秋冬都一樣!!),介質:雜土+培養土。活的很健康啦~就是個子高了點兒。
山上斷頭又遭粉介殼攻擊盆:現在拆芽分種,打算養出一群漂漂亮亮的粉紫色珍珠,母株呆在唐山石內,兩棵小盆的介質如上所述,短期內不直曬太陽,不澆水,待發根後移回上山。
基本上在山上的紐倫堡珍珠因為風大雨大灰塵多,表面並沒有像山下的漂亮,但是山下的徒長實在有夠誇張,所以也打算看看有機會斷頭重新種.....
此外,紐倫堡珍珠還有一些介紹我簡單告訴各位一下:http://www.cactus-art.biz/schede/ECHEVERIA/Echeveria_cultivars/Echeveria_PERLE_VON_NURNBERG/Echeveria_perle_von_nurnberg.htm
同樣的,沒興趣看英文的我簡單翻譯給各位看:
紐倫堡珍珠是由月影以及Echeveria gibbiflora cv. Metallica所育種而成,這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表面會有類似臘質的珍珠紫/藍色玫瑰型態,這樣的花瓣型態會叢生並且開展至將近30公分(ㄜ~阿桑的有15公分就了不起了XD)
一年四季大概都可以保持這樣的紫色,高光線以及比較高的溫度可以讓紫色的部分增加。
葉片開展平均大概在15~20公分,通常是少於這個尺寸(所以啊~怎嚜可能到30公分?!太可怕了啦XD)
葉片會緊密的層層交疊,葉子會成內凹朝上(碗狀),呈現半圓形的邊緣接近三角形的形狀並且收尖端在葉邊邊,他們有銀色的光澤,並且紫色的部份會隨著季節變換(太陽越大越明顯~)
紐倫堡珍珠的花跟其他擬石蓮屬的一樣,會抽花芽,可能高達40公分高,可以開出一打以上的珊瑚色花朵(ㄟ~珊瑚有很多種顏色耶~)
開花期約在春天或者是晚夏。
這是一種非常容易栽種且易信賴的植物,可以在夏天帶在外面曬太陽也可以在比較溫和的花園生長,水澆多也不會造成根爛,但是生長緩慢是他的問題,(哪會啊~阿桑家的一年下來長的跟樹一樣!!!!)
紐倫堡珍珠偏好下午略遮陰的環境,但是在大太陽下也可以活的很好,但是他也可以適應低光源的環境,它可以適應排水系統不怎麼好的土壤環境也可以適應專門給仙人掌的排水良好介質,(ㄜ~反正就是很好活就對了XDDDD)
....後面有介紹如何收種子....以及如何可以用怎樣的容器栽培他們
20120501補充:
兩隻的盆子都一樣~原本種下去時就有大小差:
赤玉配泥炭的紐倫堡真珠本來就比較小株(左)
而椰纖配鹿沼的本來就比較大株(右)
可以看的出來~它們都長的差不多~也都一樣健康~
好了~今天連續更新兩組介質實驗~
那~結論呢?!
這樣來說吧~介質很重要~別忘了~阿桑始終沒有運用以下幾種土來實驗:
1. 陽明山土(等一下會說明阿桑在哪邊有用到陽明山土)
2. 培養土
3. 泥沙(河)
陽明山土其實是一種遇水會變黏性的密質土壤~
目前的超級大爆盆黃金萬年草以及其中一盆綠眸就是陽明山土種出來的
因為這兩種多肉比較需要水~因此比較需要保水性更高的介質,
培養土久不加水會硬化,而且澆水會出黑水,阿桑不太喜歡~
但是不代表阿桑沒用培養土養~阿桑的30公分高巨無霸黑王子、仙女之舞都是吃培養土長大的~
泥沙(河)也可以養多肉~不過他保水性較高~有時候會害死多肉的根系(但是需水性高的綠眸可以用喔!)
那介質有多重要?!真的有哪麼重要嗎?!
有很多人認為:
介質不怎麼樣就會造成多肉怎樣,
或者是介質一定要怎樣,多肉才能怎樣,
經過這半年多的實驗~可以看到介質在相同環境下對於多肉植物的影響其實....不大....應該說挺小的~
甚至講簡單點~挺微小的~
基本上多肉植物需求的介質大都是疏水性高的~只要介質疏水速度高~幾乎絕大部分的顆粒土都可以達成~
在女雛的實驗中~連麥飯石都可以養了~這不是很奇特嗎!?(下次來實驗玻璃珠好了......XDD)
此外~就像阿桑之前在之前一篇提到的~介質、多肉植物本身、環境、給水習慣、肉主習慣都是互相牽扯的
有需水性高的多肉~那介質就要找保水性高的~肉主就需要勤勞點~環境就需要潮濕點~給水就要給多點~
有耐旱的多肉~那介質就要疏水性高~肉主就可以少澆水些~環境就需要通風點~給水就要少點~
全都在於了解多肉原始環境以及特性就可以配合其特性養殖~
這也是阿桑一直堅持要介紹植物~就要弄清楚來源~名稱~了解其原生環境才更能知道其本性~
阿桑同意也了解一定有馴化的可行性~這是可行~也必然可能的~但是在確定馴化前~
了解植物本身進而配合其習性去配置合適、妥善的介質~才是大家要去學習的~
阿桑要學的還很多很多~看到FB很多前輩們種植的多肉植物都覺得流口水~
不過大家都紮實的一步步來吧~種植物是需要時間的~大家努力!!
老話一句~紐倫堡還是沒開花~好吧~待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