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又稱做玫瑰石蓮,
學名叫做:X Graptoveria(*) Titubans,查過許多英文網頁,沒有太多介紹他的獨特名稱(比方說像雷童又稱做小黃瓜仙人掌這類的),(後面有特別解釋*的意思)
阿桑有兩盆,一盆在社子島花市買的,一盆在安坑花市買的,今天介紹的徒長,是安坑花市買的這盆:
背景是阿桑爹娘家的花園~可以看到這盆徒長的白牡丹下方,莖暴長,
其實徒長有徒長的美,因為當肉肉長到一定的高度後,下方葉子可能會脫落,搭配上方的花朵狀葉子就會像真的單枝玫瑰花那樣情況,
阿桑下次有機會介紹給各位阿桑手上兩盆不同的紫麗殿就可明顯看的出可以利用徒長所做出的"多肉姿態"
目前都在山上實驗中:
徒長白牡丹放在遮雨棚旁邊,一早有日曬,有雨時會直接或間接淋雨,不特別澆水,目前側芽生長中(面對太陽),葉表尖端呈淡紅色,白粉被沖刷掉,目前健康無病害。
正常白牡丹放在遮雨棚內,一早有日曬,但是很短,雨水不會直接淋到,一星期澆水一次,目前沒側芽,葉表白粉清晰比較沒受破壞,但是葉緣尖端無紅色,也是健康無病害。
白牡丹是由景天科不同屬所交配來的,朧月屬 Graptopetalum 的朧月 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is 與石蓮屬Echeveria 的靜夜 Echeveria derenbergii 交配而來,http://greenhobbies.blogspot.com/2011/04/graptoveria-titubans.html
朧月屬在大陸又稱做風車草屬,網頁上有些人說這種植物是只能靠側芽以及葉子繁殖,但是就小弟不是很好的生物學基礎來看,這種配種應該是靠花粉交互授粉所產生。
因為如果只靠葉子阡插或葉子繁殖根本不太可能插出另一屬的特性,(ㄚ你就只拔葉子跟頂端~怎麼吃到另一屬/種的DNA?!)
此外,阿桑實驗還有一個目的,大部份網頁介紹白牡丹都說明他是很好生長的品種,因此初階入手的人要買此種通常都可以養的很好,
而野放成功對阿桑來說才是真正的好養,因此,控制環境下的好養(遮雨棚)以及戶外直接依靠大自然才可以真正看的出來好不好養。
此外徒長多肉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對或錯,但是對於部分要求多肉美型的人來說,似乎成了一種罪惡,徒長基本上所呈現的是植物對於光線不足以及多餘水分的反應,
因此其實徒長也可看做是一種種植多肉上的指標,了解到肉主對於肉肉們的光線不夠了,水分太多等等徵狀。
白牡丹可以藉由葉子,頂芽阡插繁殖,平時太陽曬的好,葉緣會有淡紅色,應該盡量避免霜害(台灣應該比較少有霜害),
阿桑在網路上找到的白牡丹,基本上都是像照片上的這種粉藍粉綠帶葉緣葉尖淡紅色的品種,也有看到整個綠色以及非常淡粉黃色的品種http://blog.naver.com/PostView.nhn?blogId=ljartist&logNo=80128188153&redirect=Dlog&widgetTypeCall=true
由於目前阿桑的白牡丹尚未開花,這篇就保持待續,等哪天開花時,再來補齊喔。
* 景天科裡面似乎實際上並沒有這個叫做Graptoveria的屬別(http://en.wikipedia.org/wiki/Crassulaceae
),景天科G開頭的屬分別為 Graptopetalum(朧月屬)以及 Greenovia dodrantalis這兩種,也就是說,這種屬(Graptoveria)並不算是原本景天科的一員,那他們打那兒來!?
其實就是上面所說,他們其實隴月屬以及石蓮屬交配而來,因此Graptoveria也算是相當有趣的一個屬,此外可以參考這種屬其他的一些"種"(http://www.thesucculentgarden.com.au/grave.html)
再講白話一點,Graptoveria這個"分支屬"應該不屬於景天科,但是因為都是景天科的兩個屬所交配而成,因此產生的分支屬也應該可以算是景天科吧。
就像老虎跟獅子交配出來的稱做彪,驢跟馬交配的稱做騾,只不過騾跟彪似乎沒有繁殖力,Graptoveria這個分支有沒有種子的繁殖力則要再查查,目前看到的資訊應該只能葉插跟頂芽阡插。
20110806更新照片
最近太陽很大,白牡丹葉尖已經開始泛紅了,
另一盆小盆的最近感染盾介殼蟲,哪種盾介殼蟲就弄不清楚了,因為葉子表面有凸包,
有的葉子表面已經凸的怪怪的了,正在想說該怎麼處理,目前可能先用綠之境澆土看看...
額外附上一張照片,這不是阿桑種的植物喔,是我在網路上找到Greenovia dodrantalis的其中一張照片,很美的肉,大家可以看看並且找找看看有沒有機會找到她: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