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寫了羅拉~
我們來看看羅拉他爹娘~
麗娜蓮來阿桑家大概一年左右
今年第二年渡夏~目前還挺健康的FU~
從買來換盆後~總覺得麗娜蓮真的像是“石”蓮~
因為換盆後~他根著很緊~葉子很硬~
每次輕輕搖晃植株~會發現連盆/盤/架子都可以晃動~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植株的根紮很緊~輕輕搖晃植株就可以聯動搖晃整個架子~
而且長年保持這種花朵狀~都不太變化~
前陣子它開花沒多久我就砍了花柱~
當時都沒想太多~因為他太早開花~
沒其他品一起開~所以就直接砍掉~
結果忘記要拍照說......該數......
麗娜蓮~學名應該是Echeveria Lilacina或完整的叫做Echeveria Lilacina Kimnach & Moran, 1980
分佈於墨西哥勒昂斯(或瑞昂斯)附近的一個地方叫做Nuevo León的地方(墨西哥北部)
最大朵應該可以長到約17~25公分上下(17公分為ICN所提到,25公分則是維基百科提到)~
葉寬最寬約可以到3.7公分寬, 最厚約2公釐厚,(應該會超過這厚度才對~畫面上看起來就4-5mm了)
太陽曬得好呈現淡紫色~(ICN)
麗娜蓮也稱作鬼擬石蓮(Ghost Echeveria)也稱作墨西哥母雞帶小雞~
其實這個“母雞帶小雞”的用法廣泛用在景天科裡面這樣一叢一叢大株帶小株的叢生石蓮~
不記得有沒提過了~Echeveria是為了紀念18世紀的墨西哥生物學家兼畫家Atanasio Echeverríay Godoy
他最著名的也就是他的植物畫作~(後面聖馬可植栽者有比較詳細的資訊)
回到麗娜蓮~
麗娜蓮最高大概可以長到15公分左右~(是高度喔!)
會在晚冬初春開花(所以它比其他早啊~)
在聖馬可植栽者裡面介紹的部分:
麗娜蓮又叫做鬼擬石蓮
(原本以為他抄維基的~仔細看了看好像是寫維基的人抄這邊的XD)
它是一種非常俱有吸引力但生長非常緩慢的擬石蓮~
有著非常緊密且整齊的葉子(花瓣)大概可以長到10英寸寬(25公分)
而且葉子呈現偏白帶有粉紅的顏色~
麗娜蓮在生長上比其他類型的echeveria來的緩慢~
植物喜歡充足陽光或稍微遮陰環境(所以他在台灣難怪可以生長這麼容易)
並且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偶爾給水或固定給水都可以~(其實是習慣就可以)
可以在零下九度~六度存活(華氏15~20度)並且可以適合存活在容器內養殖~
原產於墨西哥瑞昂斯(後面有關地區的介紹跟上面維基相同)
(之後為Echeveria的介紹)約在1828年時,
法國植物學家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非常欣賞Atanasio Echeverríay Godoy的植物畫作~
而Atanasio Echeverríay Godoy則跟Sessi以及Moci兩個人在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北部時手繪出近千張植物插圖~
Echeveria是景天科的家族~
景天科擁有33屬約1400多種並分佈在全世界各地~
Echeveria本身約有180種(這數字就不用太在意~因為全世界每天都有人在培育新品種)
主要生長在中美洲高海拔地區~主要在墨西哥以及中美洲為主~
最南到達秘魯以及波利維亞甚至會到阿根廷~最北分佈則可到南德州~
由約翰皮爾比畝於2008年英國仙人掌以及多肉植物協會發表的“The Genus Echeveria”可以提供相當好的有關Echeveria的資訊~
此外2005年由洛林·舒爾茨和阿提拉卡佩塔尼所撰寫的“Echeveria Cultivar"則提到很豐富的Echeveria 混種以及培養交種的資訊~
(想多了解Echeveria的人可以去找找這兩本書)
這邊也提到了Echeveria在讀音上的差異~有人對che的發音發ㄎ的音~有人發”區“的音~
正確讀音是應該是”科“
但美國似乎主要是發”區“的音~
麗娜蓮在阿桑這邊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是顆粒土種植~
今年秋天會換盆~他在三寸方盆內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感覺他尺寸都大不了~(當然主因應該是他本來就長的慢)~
看看換大盆後會不會有差異些~
此外~秋冬春幾乎都是兩天左右就給水~
夏天一星期澆一次左右~曬不少太陽~但是還是會遮陰~
梅雨前颱風前會上殺菌劑~
避免感染~所以可以看到表面的粉很厚~其實很多是殺菌劑的粉喔~XD
別誤會
加油~明年再開一次花給我看~~